众所周知,为了实现矿山节能降耗,对于耐磨产品的钢球生产,提高钢球的硬度和韧性是保证其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的关键。目前,钢球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方式。
1.全自动旋切滚锻钢球工艺:
圆钢→自动输送→中频感应电炉加热→旋切辊锻成球→等温→淬火→等温回火→自然冷却→指标检验→包装入库
2.半自动锻造钢球工艺:
圆钢下料→自动感应电炉加热→预锻成形→辊锻成球→等温→淬火→等温回火→自然冷却→指标检验→包装入库
3.空气锤锻造钢球工艺:
圆钢下料→天然气炉加热→锻造成球→等温→淬火→等温回火→自然冷却→指标检验→包装入库
无论采用何种工艺,钢球的生产都须经过一定的加热.淬火和回火。在生产过程中,加热温度是制定热处理工艺的首要考虑因素。为了将原材料的结构完全转化为奥氏体,奥氏体在合金元素中分布均匀,须在加热过程中将其加热到原材料的奥氏体温度范围内,并确保合金元素重新分配所需的时间;如果原材料的加热温度低于组织的完全奥氏体化温度,则钢球的硬度较低,淬火性能较差;高加热温度会导致颗粒组织在淬火后迅速生长,奥氏体组织粗化,降低冲击韧性。
众所周知,钢球的颗粒尺寸越小,其韧性越高,抗破碎性越强,加热温度对颗粒尺寸的影响越大。因此,在钢球的生产过程中,原材料的加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。